官方微信

TOP

“足记”玩腻了?手把手教你三步做大片(3)

2015-03-27 06:28   来源:中国家电网   孟令涛

  有人说,成品好像还是差那么点儿意思啊?要再进一步,就类似于摄影界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那就是如何用数码相机拍出“胶片味”。要再现“胶片味”可就要麻烦些了,需要用软件进行后期调色。但在讲解具体方法之前,还是先给各位讲讲原理吧。

  我们都知道,现在的绝大多数能拍照的设备都使用CMOS进行成像。感光芯片相比过去的胶片,虽然在便利性上远远胜出,但最终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始终差一口气,这就是传说中的“胶片味”。

胶卷

胶卷(图片来自网络)

  作为“玄学双璧”之一的摄影学,固然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真理,但“胶片味”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,胶卷照片和数码照片,在成像风格上的确有所区别,主要集中在宽容度、色彩和细节等方面。

  首先一个就是宽容度。宽容度是什么?用通俗的话说,就是当画面中明暗对比十分强烈的时候,相机能否呈现出明暗部(术语叫黑场、白场)的细节。数码相机发展了这么多年,但宽容度至今还是没干过胶卷。这说的还是全画幅相机,如果是手机那么小的CMOS,那宽容度就更渣了。这也是用手机拍月亮、路灯效果欠佳的原因。而胶卷的宽容度就非常出色,即使在数码相机上一片死黑、死白的环境中,往往也能保留更多的细节。

手机和全画幅相机的宽容度直观对比,如果经过后期处理,数码相机还可以保留更多细节。

手机和全画幅相机的宽容度直观对比,如果经过后期处理,数码相机还可以保留更多细节。

  对于普通人来说,宽容度区别可能并不明显,然而胶片和数码色彩表现上的区别可以说是一目了然,胶卷照片的颜色往往更加浓烈,氛围感更强,特别是几大胶卷商各自擅长的颜色:柯达黄、富士绿、柯尼卡蓝和乐凯品红(有趣的是这些颜色也分别是它们logo的颜色),更是惹人沉醉,用一个玄学术语来说,就是“油润”。进入数码时代,由于RAW格式和LR、PS等后期工具的兴起,色彩再也不是问题了,想要什么颜色,分分钟搞定。

数码时代,色彩表现是摄影系统中最不重要的因素,RAW文件几乎可以实现任何色彩

数码时代,色彩表现是摄影系统中最不重要的因素,RAW文件几乎可以实现任何色彩

  最后就是画面细节的区别了,胶卷成像毕竟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,实体存在的银盐颗粒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像素点一样细腻,这也造就了胶卷照片独特的“颗粒感”。尤其拿到一张纸质照片时,胶片的颗粒感就更加明显了。多说一句,不少人认为胶片清晰度很高,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分辨率早就超越了胶片相机,这也给相机的对焦和防抖系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。

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