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英寸电视,不大不小,刚刚好能填满大多数家庭的客厅墙面。面对三星QA55QX5DAJXXZ、海信55D50QD、TCL雀4 55F270C这三款定位迥异的选手,消费者很容易犯上“选择困难症”。它们有的靠技术吃饭,有的拼画质算法,有的直接祭出价格杀招。抛开天花乱坠的宣传,我们直接上手,看看这三台电视在日常追剧、看球、打游戏这些真实场景里,到底能交出怎样的答卷。
三星QA55QX5DAJXXZ 身上带着一股“技术宅”的执着。那块QLED量子点屏幕是它的招牌,色彩表现确实能打,看个Netflix的《爱死机》,那些光怪陆离的赛博场景颜色又艳又透,暗处的细节也基本能拎得清,不过白天阳光猛的时候,屏幕亮度就有点“支棱”不起来了,得拉个窗帘帮帮忙。对游戏玩家来说,它绝对是“友好型选手”,四个HDMI 2.1接口、120Hz刷新率加上FreeSync Premium支持,连上PS5打《战神》,画面丝滑得很,基本告别卡顿撕裂,那个动态黑色均衡器功能更是“伏地魔”克星。泰泽系统开机没广告,操作也跟德芙巧克力广告似的——丝滑,太阳能遥控器更是省心省力。只是自带的音响嘛,看个新闻还行,遇到《沙丘》里沙虫出场那种大场面,气势就弱了点,配个回音壁会更“燃”。
海信55D50QD 走的是“聪明路线”,软硬件都想兼顾。它家的ULED技术加上自研的AI画质芯片,对付运动画面特别有一手。晚上看场英超直播,足球飞行的轨迹干干净净,没有普通液晶电视拖出来的“小尾巴”,这点对体育迷来说很“加分”。144Hz的高刷新率甚至比三星还猛,配合四核A55处理器,播个本地4K电影快进快退挺利索。不过2GB的内存确实有点“紧巴巴”,同时开几个APP切换时,偶尔会“思考人生”卡顿半秒。它那块二代黑曜屏Pro防反光效果不错,下午西晒追剧也不用跟阳光“硬刚”;AI光色自适应更是懒人福音,晚上关灯看片,它会自己调暗亮度,省得你眯着眼找遥控器。接口给了双HDMI 2.1,接Switch玩《塞尔达传说》能跑满4K/60帧,挺够用。音响效果嘛,基础的杜比解码听个响没问题,追求沉浸感还是得外接设备。
TCL雀4 55F270C 的核心竞争力就俩字——便宜。一千多块就能抱回家一台55寸4K电视,还要啥自行车?实际看个《流浪地球》,太空场景的大致细节能呈现,不过色彩饱和度跟三星的量子点比就显得有点“性冷淡”,冰川的蓝色没那么浓郁,像是开了个轻度滤镜。硬件配置走的是“够用就行”路线,四核A35加2GB运存,日常刷个腾讯爱奇艺没问题,但你要是心血来潮想试试8K演示片,那加载速度就有点“肉眼可见的慢”了。32GB存储空间装完几个主流视频APP还能剩点,适合不折腾的“极简党”。护眼方面倒是堆了料,莱茵低蓝光和无频闪双认证,家里孩子上网课或者老人长时间追剧,眼睛没那么容易累。金属边框和97%的屏占比,摆在小客厅里颜值还挺“在线”,有点“轻奢”那味儿。当然,60Hz刷新率看F1赛车这种高速运动画面,还是能察觉到一点残影,体育爱好者可能得掂量掂量。
这三台55英寸电视,就像是三个性格鲜明的朋友:三星技术流、游戏强,适合爱折腾的玩家;海信运动防抖、聪明护眼,深得体育迷和家庭用户的心;TCL雀4则是价格屠夫、护眼能手,预算吃紧或者租房过渡的首选。没有绝对的“六边形战士”,关键看你家客厅最常上演的是动作大片、体育直播,还是日常刷剧。毕竟,电视买回来是为了舒舒服服地享受内容,而不是供起来比较参数的。